今年,北京市不少商场的羽绒服出现了热销局面,甚至有个别品牌出现了脱销。这种情况的出现让不少商场感到尴尬:一方面很多商品在打折找出路,另一方面,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商品却又脱销。
商场表示,不是自己不想多进点货,实在是厂家的货发不出来。出现脱销,商场也受到损失。那么厂家又为什么不备足货源呢?北京波司登有限公司经理高建华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说,按计划,他们今年投放到北京市场的羽绒服要比去年增加20%。但是没有想到会出现脱销的情况。到目前为止,销售已经突破了15万件,而去年总共不过卖出了14万件。往年在元旦过后基本上就是羽绒服销售的淡季了,而今年却在元旦后出现了一个销售高潮。他们的工人在不停地加班生产,从去年10月份至今年1月份已经突破了400万件。
今年商场出现羽绒服热销有一些特殊的原因。首先是今年的天气太冷。据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主任赵振国介绍,今年天气特别冷的原因很多。首先是今年最低气温比前几年明显降低,使习惯了多年暖冬的人们感觉特别冷;另外由于冷暖变化幅度大,人们正在享受温暖的时候,气温突然下降使人们一下子难以适应。寒冷使消费者纷纷选择中长款、保暖效果好的羽绒服。
今年还出现了不少外地打工者在京购买羽绒服带回家的情况。今年全国普遍低温,南方的不少省市也出现了持续低温,而那里羽绒服又相对较少。因此,不少在北京打工的外地人员,在返家时,不忘捎上一些羽绒服。这对北京市羽绒服的销售又起到了一定推动的作用。
今年羽绒服的热销不是偶然的。很多消费者说,之所以购买羽绒服,除天气冷的原因之外,还因为羽绒服本身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。今年羽绒服款式轻巧、新颖多样,既有适合中老年消费者的款式,也有年轻人喜欢的款式。而且今年的羽绒服价格比较便宜,想要买的人就赶紧买了。
从市场上了解的情况也是这样,并不是所有的羽绒服都脱销,只是那些款式新颖,质量有保障,消费者比较信赖的产品才销售得好。
据有关专家介绍,目前我国气候仍处于暖周期之中。专家说,气候存在着大约30年左右的周期变化,20世纪20-40年代为暖周期,50-70年代为冷周期,80年代以来又转入暖周期,至今这个暖周期还没有结束,仍将持续一段时期,今年的冷冬有一定的特殊性。但是不管如何抓住了这一机会的厂家会赢得主动,相反就只能丧失良机了。
今年北京市场中出现的情况给我们上了一课:尽管天气给了这样的机会,若没有信得过的产品质量,厂家没有良好的信誉,恐怕机会也只能是一个机会,不一定能够转换为利润。面对纷纷扰扰的市场,真正能够为消费者着想的厂家就一定能够取得竞争的胜利。